2011年3月29日星期二

30个小时的国际列车

这张火车票不便宜,大约要马币450.

今天我将坐上这辆从乌兰巴托出发的国际列车回到北京。30个小时后,我将再次踏上北京这个城市。

这样的票价,当然会与普通的列车有所分别。国际列车整体看起来比较豪华,内部设施也比较好。因为是国际列车,所以在通关方面也比较方便,乘客不需要下车,海关会上车收护照做通关程序,和我之前自己通关进蒙古比起来简直就是太容易了。

由于蒙古铁轨较旧,与中国的铁轨宽度不同,所以列车在开入二连后,便进行换轮工作。乘客依然留在车厢内,车厢被一节一节架起进行换轮,这还是我第一次看到这难得一见的火车换轮工作,真的是一个难忘的经历。

早上7:00从乌兰巴托出发,到二连已是晚上11:00点。是时候进入梦乡,隔天下午2:00点将再次看到北京。


2011年3月19日星期六

又回到城市

早上六点,太阳已从东边升起。晨光把整个Semi Gobi都照亮了。此时看到阳光的心情,完全和在家乡是不一样的。这里实在太冷了,看到阳光真的就有如看到温暖,就想第一时间跑到它底下,让温暖把自己拥抱。

我走出蒙古包,往一处无人的草堆走去,在荒芜沙丘与晨光下把肚子里的垃圾释放。虽然这里有简陋的(随便搭的)的厕所(应该很肮脏,我不知道。因为从头到尾我都没进过),我还是喜欢在这么美丽的大自然环境下,把资源归还与大自然。

吃完早餐,到外面走走,晒晒太阳,看看刚出来吃草的马群,羊群,再把东西搬上吉普车,也是时候告别这里,往乌兰巴托方向前进,往草原之旅的最后行程前进。

Semi Gobi离乌兰巴托已不是很远,大概5~6小时车程。我们一路继续走在荒芜空旷的草原道路上,中午停留路边一家餐厅吃午餐。大约下午3点,从车窗外已看到远处的城市乌兰巴托。



2011年3月18日星期五

迷你戈壁

Semi Gobi是这次中蒙古草原行程的最后一个停留点。顾名思义,这里当然要有些和Gobi一样的沙漠吧。都讲明了是Semi,所以这里并没有如Gobi美丽的沙漠,而是一大片类似沙漠的沙丘。这是一片很大的沙丘。站在沙丘上,如果在特定的角度望出去,还真的有点像身处沙漠中。

我们一伙人都有意识想骑骆驼走沙丘,所以在下午抵达Semi Gobi后便骑上骆驼,5000MTG一人大约一小时。我觉得骆驼就是一只非常强的动物,耐冷,耐热又耐饿。它能不喝水,能吃仙人掌,有宽平的脚掌使它不陷入沙里。不愧为沙漠之王。

今晚将在Semi Gobi过夜。我们从住宿处往沙丘的深处走去,要到沙丘内的一个小山坡沙丘。这是一个蛮美的山坡沙丘。沙丘的表面被风吹得呈皱着,就像真的沙漠。这里荒芜一人,虽然没有沙漠那一望无际的视野,但这迷你沙漠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。尤其在这夕阳西下的当儿,夕阳从西面直接照在这片沙丘上,呈现出非常漂亮的景观。

晚上九点钟,太阳渐渐消失在天边。入夜的Semi Gobi,依然如此寒冷。



2011年3月16日星期三

想 。 等

我相信有些东西是注定的,在我们掌控之外,无法逃避。你不会知道下一分钟会发生什麽,更不用说几年后的事。

生命是脆弱的,生命是无常的。我常常告诉自己,我们真正拥有的只有今天,明天并不属于我们,它是一个未知数。

人很多时候都会把很多想要或想做的东西放在未来,但很多时候,却是一个永远都等不到的未来。

人要活在当下,在能力范围里面想做的东西,何必让它在等待中消失呢?

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

细雨中的额尔德尼召寺

雨从凌晨便开始下,一早醒来天空乌云密布,还在飘着细雨。六月下雨的蒙古是如此的冷。看到这种天气,已经知道是看不到蓝天下的额尔德尼召寺了。

来到额尔德尼召寺,细雨纷飞,乌云依旧。付了3500MTG入门票,开始游览这座最早建立的喇嘛寺庙。喇嘛寺庙的占地不大,里面分布着几座大大小小的寺庙。整个额尔德尼召寺被土墙围绕,土墙每隔15米有座白佛塔,共108座。

雨天又冷,没什麽拍照。把手缩进夹克里,在细雨中欣赏这座历史遗迹。



蒙古古都

Tsetserleg也就是一座城镇,在这停留一晚主要是洗个澡和补给一些接下来要用的物品。

睡了一晚,隔天一早便前往蒙古古都Kharkhorin. Kharkhorin是十三世纪蒙古的首都。这里有蒙古最早建立的喇嘛寺庙,额尔德尼召寺。

Tsetserleg到Kharkhorin虽然不算远,但还是要花上3个小时。抵达Kharkhorin,我们先到一家当地餐厅吃午餐。蒙古人餐餐都少不了羊肉,所以如果不想要有羊肉的食物,最好的方法就是说是吃素的,所以点的食物就会以包菜,鸡蛋为主(蒙古没什菜可选,尤其是青叶子的菜更是少的可怜)。一碟白饭配包菜鸡蛋,也是很美味的。

到Kharkhorin这天,天气非常好。吃过午餐,便到一个坐落在山坡上的寺庙遗址参观,然后去观看当地的一个小型Naadam庆典,看完庆典才到今晚的住宿处。

很喜欢今天住的这个地方,前面便是一个一望无际的草原山坡。山坡上一群群的羊正在吃草,有山羊还有绵羊。不远处便是额尔德尼召寺,站在山坡上便能清楚看到寺庙和围绕寺庙四周高大的108座佛塔土墙。

我在这山坡上没有方向的乱走,追赶羊群,一直到夕阳西下。。。



2011年3月11日星期五

到公共澡堂洗澡

进入草原,已经四天没冲凉了。只能说全身都是污垢,更不敢想象那油腻的头发。

这趟蒙古行,可以说是我走过的旅途中最辛苦的,原因很简单,就因为草原上没有水。没电能过日,没水就真的很辛苦。我们只是在这草原上几天的过客,很难想象草原上的当地人怎么过着这种没有自来水供应的日子。

今天将会到中部的一个镇,Tsetserleg。然后就能到公共澡堂洗澡咯。因为没水,所以蒙古人不是每天都冲凉。如果想冲凉,就到付费公共澡堂冲个痛快。

往Tsetserleg的路上,草原风光依然美丽。不时出现的羊群,更把草原勾画成一幅幅美图。

大约下午4:00点抵达Tsetserleg。住进一个当地人的蒙古包后,便去澡堂洗澡,收费没人1000MTG。没设时间限制,你可以尽量洗到你满意为止。


2011年3月10日星期四

白湖的天空也很蓝

六月的白湖还是很冷。白天有太阳凉凉的,很舒服,披上一件Jacket刚刚好。但当太阳不见了,就会非常冷。如果再遇上下雨,那最好就是躲进蒙古包,烧个火炉,窝在厚厚的睡袋内最舒服。

呆在白湖三天,没有目的随便游走。这里人烟稀少,车子更是不见几辆(多数都是载送游客的吉普车),没有拥挤和喧嚣,没有被污染的空气,更没有城市生活的压迫感。

这里没有固定的路线,要往哪走就往哪走。有时走在湖边,有时爬上山坡,每个方向,都能看到白湖不一样的面貌。走累了就坐在草地上,欣赏蓝天白云,看看当地人的生活。

只是这里没有餐馆,肚子饿了,那就乖乖的走回蒙古包,自己下厨咯。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乐趣呢。。。


2011年3月8日星期二

龟咯与丹绒比艾

2011年1月29日,也就是农历新年前的周末,我们到了龟咯与丹绒比艾走了一趟。

一路上雨断断续续的下着 (接下来连续几天一直下雨而后来造成了昔加麽一带的大水灾),来到龟咯天还是阴阴下着细雨。龟咯市中心已和我多年前的印象有所不同。大路的尽头已建了一间渡轮码头,从这可前往印尼的几个地方。



2011年3月7日星期一

到丰盛港走走

2010年的最后一天,从新山,途径哥打丁宜,一路北上到丰盛港住了两天。虽然不是第一次到丰盛港,但沿着柔佛州的东海岸路北上还是第一次。

哥打丁宜到丰盛港中途会经过前往Pulau Sibu码头, Tanjung Lemang。从大路转右还要大约40公里才能到达Tanjung Lemang。这40公里路都是走在油棕园里的泊油路。偶尔会经过一些小村庄。
我相信如果不是要到Pulau Sibu,因该不会有人(除了我们)特地穿越40公里的油棕园,来到这个偏僻的码头。这里除了码头和一间度假村外,基本上什麽都没有(不过很惊讶在码头看到一间刚建好的KFC,还蛮大间,真好奇要卖谁)。